
四大“互聯網 +”公司營銷模式
四大“互聯網 +”公司營銷模式
盡管關于營銷那些事看上去千頭萬緒、紛繁復雜,各種理論也層出不窮,從4P到4C,從4R到4L,但歸根結底無非就兩個因素,一是營銷環境,二是營銷對象。舍此無他耳!
什么是營銷環境?就是這一個商品是在什么樣的市場環境下銷售?什么是營銷對象?就是這一個商品是賣個誰?他有些什么特征?他的消費觀念是什么?他想要些什么?
現代營銷學之父菲利普·科特勒教授把營銷的演進劃分為三個階段:營銷1.0時代,即“以商品為中心的時代”,這一個時代營銷被認為是一種純粹的銷售,一種關于說服的藝術;第二個階段是營銷2.0時代,即“以潛在顧客為中心的時代”,公司追求與消費者建立緊密聯系,不但需要繼續提供商品使用功能,更要為潛在顧客提供情感價值,公司需要讓受眾意識到商品的內涵,理解潛在顧客的預期,然后吸引他們購物商品。如今我們即將見證第三個階段——營銷3.0時代,即“價值觀為中心的時代”,在這一個新時代中,營銷者不再把消費者僅僅視為消費個體,而是把他們看做具有獨立思想、心靈和精神的完整的人類個體。“交換”與“交易”被提高成“互動”與“共鳴”,營銷的價值主張從“功能與情感的差異化”被深化至“精神與價值觀的相應”。從中我們就非常容易理解為什么社群營銷這么火爆,因為社群營銷的起點與基石是相同的價值取向,其順應了“價值觀為中心的時代”。
營銷環境的嬗變:移動化、碎片化、場景化如今的營銷環境基本上可以用三個詞來總結:“移動化、碎片化、場景化”。大家已經不再局限于每周、每月的固定時間里,在固定的購物場所進行消費。而是轉變為隨心所欲的全天候、多渠道的消費,潛在顧客可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通過任何方式購物他們所喜歡的商品。不論是智能手機銷售額的暴增還是人們花在智能手機上時間越來越長,都足以證明整個營銷環境的移動化。而碎片化的特征就更明顯了,如今,人人都是自媒體,個個都是消息源,大家的留意力被分散在各個媒體。至此加劇了網民的三個碎片化趨勢:消費地點的碎片化;消費時間的碎片化;消費需求的碎片化。
大多數時候營銷要觸動潛在顧客,需要有匹配的情景,因為人是受環境影響的。而新技術的發展,讓隨時捕獲這種情景變得容易,例如可佩戴市場,還有移動互聯網和任意的廣告屏幕以及終端的無縫鏈接。因此,營銷如何“場景化”以及如何通過可以談論的內容+場景的匹配,成為所有公司都需要面對的問題。商品要可以制造出讓受眾關注的內容話題,并通過不一樣的媒介制造出短時間內的話題場景,才可以引爆品牌。
消費主體的蛻變:個性化、社交化、娛樂化研究完環境,我們再來看一看消費主體又有哪些變化呢?總體來說:同樣有三個關鍵詞可以很好的概括這4億多的80后、90后消費主體:“個性化、社交化、娛樂化”。
80后、90后作一個正在不斷崛起的消費人群,他們的消費觀念、消費權力、消費意識、消費話語正在深刻影響著整個商業環境。普遍認為“80后、90后”心理特點就是追求自我張揚、有與眾不一樣的個性。他們重視商品消費體驗中是不是能給自己帶來心靈、情感上的最大滿足,并獲得差異性、個性化、多樣化的體驗。于是,參與感成為小米手機大獲全勝的成功的秘訣。
“80后、90后”這一群體接受了市場經濟、全球化、互聯網進程的洗禮,他們的人生觀、價值觀與世界觀以及由此衍生出的消費觀,呈現出與其父輩迥然不一樣的特征。騰訊QQ發布的《中國90后青年調查報告2014》顯示,90后是孤獨與集體孤獨的一代,他們有強烈的社交需求,孤獨的他們習慣沉溺于虛擬社交圈,由此可理解為什么各種社交網絡媒體工具的火熱流行中。
調查數據表明:“玩”是80后生活的主體,“玩”的開支可達他們日常消費的1/3。而娛樂的價值就是教會他們“怎樣玩”以及通過何種載體讓他們覺得“好玩”。90后宣稱“我每天可以吃的有限,穿的有限,花的有限,但是開心必須無限”的90后熱愛娛樂,這種娛樂可是對娛樂八卦的熱愛、對生活壓力的宣泄、對社會現象的吐槽、對自己生活的搞怪,天大的事兒亦是可以被他們解讀得極具娛樂精神。
營銷策略:大數據營銷、內容營銷、社群營銷、場景化營銷分析完營銷環境和營銷主體,問題來了,面對“移動化、碎片化、場景化”的營銷環境和“個性化、社交化、娛樂化”的消費主體,對于公司而言可如何是好,又該怎樣應對?且慢,待本咖為您一一道來。首先我們需要清楚什么是網絡營銷。美國網絡營銷專家ChuckBrymer認為網絡營銷的本質就是用最小的投入,準確鏈接目標消費者,用完美的創意,實現強大的口碑以影響目標受眾。
這下我們心里就有數了,面對“移動化、碎片化”的營銷環境和“個性化、社交化”的消費主體,同時還必須滿足“最小的投入,最精準的鏈接,最完美的創意”。各位想一想哪種推廣方法可以完美勝任呢?非大數據營銷與內容營銷不可,大數據營銷解決最小投入、最精準鏈接,而內容營銷則以完美的創意實現朋友圈瘋狂轉發,例如最近流行的“情懷辭職信”則屬此樣版案例。
那么面對“碎片化、場景化”的營銷環境與“社交化、娛樂化”的消費主體,又該如何迎戰呢?莫慌,內容營銷與場景化營銷輕松拿下。內容營銷解決碎片化、娛樂化的問題,例如杜蕾斯的“光大是不可以的,薄是需要出問題的”,場景化營銷則針對碎片化和社交化的困局,以景觸情,以情動人。例如斯巴魯的健身會所廣告就考慮到了與健身人群的場景匹配性“為您的堅持買單”!最后還有一個難題面對碎片化的營銷環境和社交訴求旺盛的消費主體,可如何是好呢?兵來將擋,水來土掩,社群營銷聯手內容營銷輕松應戰。社群營銷擺平社交化的消費需求,內容營銷則利用各種段子攻破碎片化的場景。如前一段時間一夜火遍網絡的“偉大的安妮”《對不起,我只過1%的生活》。
總之,碎片化的渠道、碎片化的時間、移動化的行為、個性化的價值觀、娛樂化的訴求決定了“互聯網 +”公司背景下的營銷向著場景化、數據化、內容化、社群化的趨勢發展。至此,“互聯網 +”公司的營銷模式4大落地系統也一目了然,未來公司在營銷方面的發力點就是大數據營銷、高品質內容、場景化匹配、社群化傳播。
以上是筆者為大家分享的關于四大“互聯網 +”公司營銷模式的相關內容,更加多信息可以關注環球青藤分享更加多干貨
唐獅的營銷策略
繼國際服飾巨頭Nike和Adidas連續冠名新浪體育、搜狐體育等頻道后,日前,博洋服飾集團宣布,旗下主流休閑品牌“唐獅”將涉足門戶網站冠名,和互聯網服務商騰訊合作推出“唐獅-騰訊娛樂頻道”。
此舉事先并無征兆,就在三月份舉辦的中國國際服裝服飾博覽會上,博洋集團還派出旗下包括唐獅等四大品牌,斥資近300余萬元,以豪華陣容集體亮相,而絲毫未提及冠名之事。
而一個月之后,唐獅獨自啟動了冠名“騰訊娛樂頻道”的線上營銷活動,如今細想起來,此舉也著實印證了該品牌尋求“二次提高”的獨特選擇。
唐獅作為本土品牌,唐獅進入休閑服裝行業十余年,選擇了簡單、時尚的品牌形象。但隨著90后潛在顧客取向有所改變,唐獅再次將自己的優勢定位于時尚化、個性化。2007年,唐獅提出了“二次提高”的概念,即在專賣店形象設計方面,更突出服飾陳列搭配的系列化、賣場空間的時尚化和個性化,使品牌個性更加成熟鮮明。如今看來,其“二次提高”概念的實施已見雛形。
唐獅此番攜手騰訊,是面對服飾領域諸多“輕公司”崛起,國內傳統服裝品牌啟動本土線上營銷戰略的一次發力,亦是其本身品牌互聯網“二次提高”布局的重要一步。從最早的時尚娛樂營銷,到今日的互動營銷,隨著消費人群的微妙變化,唐獅的營銷策略可謂一直保持著同步跟進。從2007年開始,唐獅的品牌推廣平臺延伸到了網絡等新媒體。業內人士告訴記者:“如今,淘寶網上的服裝銷售已經獲得了很大的成功。而且,PPG訪問PPG官方網站、Vancl訪問Vancl網站歐萊諾等依靠網絡營銷的現代‘輕公司’不斷地出現,使中國傳統服飾行業也打開了眼界,看到了互聯網互動營銷的發展前景。”
本質上,此前唐獅就嘗試性地進行過多次線上互動營銷。
例如此前唐獅就開啟了其品牌的主題網站,其中包括“唐獅論壇”、“唐獅影畫”等互動平臺,收到不錯的效果。
此外,2007年底到2008年初,唐獅又在互聯網上相繼推出了“三個心愿”的主題活動,為期4個星期,參與活動的人次達近100萬,大大超出了活動主辦方的預期。
由此看來,唐獅此次大手筆的推出似乎就比較好理解了。“冠名騰訊娛樂頻道只是與騰訊合作的一個契機,唐獅根據全年的品牌推廣計劃,還會有一系列網絡互動營銷與騰迅實現更深入的合作。”唐獅品牌負責人表示。在網絡廣告合作對象方面,相較于其他門戶主要選擇跨國公司的現狀,騰訊主要廣告顧客都是國內公司,和其網民的年輕化和本土化定位相符。
分析人士指出,對于國內公司唐獅而言,騰訊互聯網平臺擁有其他競爭對手難以超越的海量網民,以及高度的媒體粘性,再加上與網絡結合的組合營銷具有更加多接觸點和互動性,專攻國內網民的效果將更為顯著。
標題:騰訊體育品牌營銷策略分析 四大“互聯網+”企業營銷模式
地址:http://www.jiuhuana2.cn/xinwen/113629.html
免責聲明:文芳閣軟文營銷平臺所轉載內容均來自于網絡,不為其真實性負責,只為傳播網絡信息為目的,如有異議請及時聯系[email protected],本人將予以刪除。